作为班主任,你快乐吗?作为你的学生,他们快乐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意识的改变,许多班主任曾遇到这样的困惑:我明明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为什么学生非但不理解,还怨恨我,有的甚至联合家长上书到校长那儿去呢?是不是不管学生,他们就会喜欢我呢?非也。作为班主任,既要严格管理,又要融洽师生关系,这就需要一定的正反艺术了。
简单与复杂
韩老夫子曾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要求我们当老师不能止于教学,更要注重教育。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的班级表面上风平浪静,并且各项指标都名列前茅,但师生关系却异常冷漠。这样的老师只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却忽视了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教育任务。
比如:遇到一个学生迟到了,多简单的事呀!有的老师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训斥一顿。刚一开始学生会循规蹈矩、言听计从,可没多久就故伎重演。于是,又是一顿严厉的批评。此时,学生敢怒不敢言,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顶撞甚至消极反抗。
我想,这个班主任因为忽略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化。所以,身为班主任,遇事千万别急着简单处理,多研究一下学生心理,用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方法处理,让学生“出乎意料”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如此一来,学生对错误的认识和反省才会深入骨髓。
综上所述:本来简单的事情被老师简单处理就变得复杂化,如果老师能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与动机,把工作更细致化,原本复杂的事会向简单化发展。
直白与委婉
泰戈尔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的开头有这样一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有些老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爱得投入,爱得彻底,完全是“风来了,雨来了,我捧着一颗心来了,不带半根草去”的心态,觉得教育学生完全是为了他的将来着想,为什么学生还那么冥顽不化,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爱,还要让学生明白你的爱,要坦率直白地表达你的爱。比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张欣慰的笑脸,一次亲昵的摸头,一句赞扬的话语,都是直白的表达。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老师是不是喜欢他,是不是讨厌他,他都能感受到。当他生病时,你比谁都难受;当他犯错时,你比谁都痛心;当他进步时,你比谁都高兴;当他苦恼时,你比谁都着急……有这样直白的爱,还怕学生感受不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但情感的布施从来就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更为注意的是方法和分寸。”所以,班主任工作中爱心表达要直白,纠正错误要委婉。
每个学生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善于抓住他深处的薄弱环节,慢慢打开他思想的“缺口”,再采用委婉的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指出他的错误,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比如学生打扮怪异,我们别急着说他这样很难看,而是从审美的角度和建议的角度说怎样穿更和谐、更漂亮,学生听了一定会“欣然规往”的。委婉是一种智慧,再加上直白的爱作纽带,师生关系还能不融洽?
堵塞与疏通
古代传说中大禹父子俩治水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大禹的父亲采用的是堵漏补缺之“堵”的方法,而大禹采用的疏通河渠之“疏”的方法。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只有疏没有堵,则水往这边流,也往那边流,难以奏效;只有堵没有疏,短期内也许有效,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说不定哪一天又会洪水泛滥。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最好先通过民主的方式共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班规,然后,有学生违反纪律就按规办事,按章执行。同时,班主任此时别忘了用疏通的方法。我们疏导学生要顺势引流,疏得畅通无阻,疏得深入透彻。最好向学生讲清楚以下问题:
1.你犯了什么错?
2.是什么原因导致你犯的错?
3.如果不纠正对将来有什么影响?
4.用哪些方法纠正这些错误?
这样,你的疏通与堵塞才会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你爱学生,关心他,他能感觉到你的严厉;你批评他,惩罚他,他也能感受到你的爱。
坚持与放弃
有的班主任对学生很严格,学生犯了一点点错,都不能容忍,不能原谅,轻则臭骂一顿,重则处分请家长。特别是转化“问题”学生,真希望能够一劳永逸,恨不得丑小鸭一下变成白天鹅,出现反复就唉声叹气,弄得学生都很讨厌他。班主任自己也很苦恼,我是为他好啊!其实,班主任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把握好哪些该坚持,哪些该放弃。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学生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所以转化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成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有坚持改造他的耐心,放弃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心。
同时,学生犯错,原则性的问题一定要严格,一般的枝节小事就要“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一些。学生的错误很多是成长过程的产物,是属于他这个年龄阶段需要经历的人生歧路,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会明白自己当时的幼稚无知。作为班主任,要坚持高瞻远瞩,放弃鼠目寸光;坚持宽以待之,放弃苛刻为之;坚持一视同仁,放弃偏听偏信;坚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放弃用显微镜找学生的缺点。相信你的学生一定对你心存感激,既佩服你,又喜欢你。
所以,作为班主任,与学生如果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并能听到彼此的声音在彼此的内心深处碰撞、激荡、交融,即使每天的工作平凡而又烦琐,相信你和你的学生都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