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教科研成果报告由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与路径说明、研究成效分析等部分构成。这几部分在成果报告中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写作时需要把握各部分的功能要点展开。在文字表述上,需要仔细推敲,以体现课题研究视角的高站位、独特性,体现理论思考的深度、实践过程的效度。
一、课题研究意义阐述:定位准确,有“视野”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或主题)?研究这个问题(或主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应该是课题从研究方案制订开始就需要想清楚的事情。研究报告中,课题研究的意义不但要“写”清楚、“讲”明白,更需要表明研究者的研究视野,以“一种理论的自觉和对教改信息的高度敏感性”来分析教育教学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具体可以通过三个层次阐述。
首先,从教育本质的角度阐述。课题研究是教育活动的一种方式,需要研究者站在教育本质的角度思考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宏观课题,还是中观或者微观课题,都需要对研究课题的育人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从而作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说明。
其次,从教育现实的角度阐述。即告诉大家这是个现实问题,值得研究,有必要研究,可以从理论与政策层面切入。比如新课程实施后开展的有别于传统教育教学的许多研究课题,便从课程标准出发说明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也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入,比如获省级成果奖的德育课题“小学案例德育的实践研究”,便是从现阶段学校德育活动主体性缺失、德育行为缺少内化、德育故事的贴近性不够等现实问题出发来说明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的。
最后,从教育发展的角度阐述。这是课题研究与日常工作最大的不同之处。课题研究应该是一种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思考与实践,一个重要的功能便是在完善和改进教育教学日常工作的同时,创新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形成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发展。如“小学案例德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在创新价值中指出,以“经典案例一身边案例一自身案例”的搜集、解读、体验、内化,突出德育的主体性,强化德育过程的体验性,对改变学校传统德育的方式、形成贴近学生的德育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这样的表述体现了发展的眼光,研究意义尽显。
二、课题研究内容说明:表述明确,有结构
关于课题研究内容的思考是研究课题的核心部分,也是课题展开研究的基础。与研究背景意义一样,研究内容的明确应该从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就已经开始了。如果一个课题连研究内容都没有弄清楚,其后续的研究必定是盲目、低效甚至无效的。一般而言,成果报告中说明课题研究内容主要通过“核心概念界定”和“研究内容说明”两部分完成。撰写这两部分内容时,表达尽可能简洁明确,若能采用一些有结构的材料加以呈现,则更为直观和清晰。
课题报告中的核心概念界定,是表明课题研究核心内容的重要部分。界定一个概念,一般可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下定义,即讲明白“是什么”;二是讲特征,即说清楚“有什么特点”。如在界定省级成果“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研究”这个课题的核心概念“数学活动”时,是这样下定义的:活动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数学活动则是指为了达到学习数学知识、习得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素养而采取的行动。然后又以“有效数学活动的特征”加以展开,重点说明数学活动应该具有“数学性”“实践性”“体验性”.:
与“过程性”等特点,为后续研究过程中数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理论层面的支持。
在阐述课题具体研究内容时,一些有结构的材料也是常用而有效的方式。这里所说的有结构的材料,是指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更利于读者直观、清楚地研究内容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如一位教师在撰写省级一等奖成果“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研究”时,便采用了“树形图”和“表格”呈现具体的研究内容,其中“树形图”说明数学素养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表格”则说明“构成要素”“培养策略”及“实践案例”等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内容与相应策略、实践落实之间的关系。以这样有结构的材料,再配以适量的文字来呈现研究内容,显得一目了然,很直观。
三、课题研究路径描述:设计明晰,有条理
课题研究路径设计,包括对课题研究思路、方法及具体研究活动的思考与安排。这是课题研究得以真正落实的依据。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研究思路须是清晰的,研究方法的选择也是科学的,研究活动的开展更是可感的。现以“小学案例德育的实践研究”的成果报告内容加以说明。
首先,清晰的研究思路。我们能够从研究报告中明确地感受到整个课题研究是有规划、有序推进的。课题围绕“礼仪(爱自己)、孝敬(爱家人)、友爱(爱他人)、环保(爱自然)”四大主题展开研究,设计了一条“从案例资源库的建设出发,经过主题案例的解读、道德行为的‘自我设计’,借助团队或个体探索切合个体道德发展的‘我的经典故事’,然后通过分享比较实现自我反省”的基本案例育德路径,思考案例结构要素,对案例进行分类,选择恰当的案例应用到德育过程中,最终形成小学案例德育的基本路径与策略。通读本课题研究报告,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课题研究的推进过程,虽然经历几次反复,但整个研究是扎实而有效的。
其次,选择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课题研究中,虽有研究内容和细节活动的调整,但在关键性研究板块中,研究方法的选择是恰当、合理的。例如,采用文献研究法寻找德育经典案例,在分析德育价值的基础上作出选择;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对学校学生的德育现状作调查,以了解学校学生的整体德育状态,研究有针对性的德育途径;运用个案研究法针对特殊的学生进行跟踪式的数据采集、研究分析,从另一侧面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效度。应该说,作为学校的一项德育整体研究项目,本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还是比较合理和多元的,这样的报告具有较强的研究操作性,也利于推广和借鉴。
最后,研究活动可感。研究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包括思考层面和实践层面。不难看出,这个课题研究活动是相当扎实而丰富的:案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五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特殊个案采用“导师”帮扶,以“微笑”为核心的道德评价设计等。这些活动的提炼,均让人感受到研究活动开展的扎实,也为后续课题研究成效分析提供了更高的信度。
四、课题研究成效分析:讲清关联,有信度
课题研究目标可以有策略性目标、对象性目标和主体性目标,课题研究成效对应三个维度,即策略成效、对象成效与主体成效。成果报告在表达这些成效时,尽可能地以简约、有说服力的文字将研究过程与结果的关联性表达出来,即做到:策略成效明晰,表达时尽量做到有逻辑的梳理与提炼、有结构的说明;对象成效显性,一般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体成效契合,即通过研究,描述研究者在观念水平和实践能力两方面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