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肖东中学

家庭书房:书香家庭与“文化闹钟”

教育理论素养 2022-05-05 08:58:47

家庭是人成长的第一站,也是教育的第一站。如何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更有效地打通、融合,共同促进孩子成长,在办好家长学校的同时,我们自觉探索、认真实践“家庭书房”的建设。

一、建:引导和帮助学生家庭建一个知识库

一张书桌,一个书架,一盏台灯,一批藏书……引导和帮助学生家庭建一个知识库。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组织家访,向家长和学生阐明意义:不比居室大小,不论藏书多少,只要一间静室,只为一种习惯,只求一份涵养。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个个家庭书房的建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调到丰富,从杂乱无章到洁净有序……

一直和父母一起租住在别人家里的刘星同学这样写道:“书房即卧室。之前我一直没有书架,每当买回一本心爱的书,只能让它委屈地躺在书箱里等我。这个星期,老爸在我的请求下,为我买了一个书架。摆上之后,我可没闲着,先是将书架擦拭干净,接着把几个书箱里的书本分类排放。它们,终于有了新家。”

在一次“家庭书房”的主题班会上,孩子们深情陈述:并不宽敞的住房里,竟有了自己可以静心阅读的一隅;一向节俭的母亲,却为自己购买了许多经典名著;喜欢看影视剧的父亲,从此调低了电视机的音量……因为有了书房,更多的家庭喜欢上了阅读。

二、创:创造自己的家庭阅读生活

根据家庭的特点和自己的阅读爱好,学生给自家的书房取名,设计格言。这本身也是家庭成员言语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过程,其中自然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家庭生活故事。

林伊明同学给书房取名为“心寮”。她自己的解释是:“‘寮’有小屋之意,之所以取名为心寮,一者是受了《草房子》中药寮的启发;二者是我认为书房有治愈的效果。在我的书房里,拿起书本,入乎其内,浮躁的心灵在寮中有憩息之所。”书房的命名,赋予了书房以书房主人的思想个性和理想追求。

高一14班张雨寒同学的爸爸感慨地说:耕读传家是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一个家庭,不能只有耕',还必须有;不仅孩子要读,父母也应该读。这位父亲的想法,可以说代表了很多家长的感受和希望。现在有了家庭书房,亲子共读的条件更好、机会更多了。一个个家庭,不断创造着自己的阅读生活。

三、享:共享书香家庭的亲情和成长

一家人共同分享书香,既可以从经典中得到情感上的愉悦和享受,又可以引起哲理上的思考和进步。

“晚上,橘黄色的灯光下,桌旁坐着我和爸爸、妈妈。大家静默无声,守着自己的书看着,偶尔谁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偶尔谁的眉头悄悄紧锁……”这是赖培芳同学日记中的一段话,鲜活而深情地描写了家庭阅读生活,书籍、阅读,成了一家人的情感新纽带和新的精神源泉,他们在书香之中,共享精神的成长。

学校还通过主题班会及“书香家庭”家长座谈会,鼓励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分享读书心得和读书故事。高一14班陈小青同学的妈妈说:以前从不懂得与孩子共读一本书竟是这样的美好!现在,我很享受陪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光,那不仅是情感上的享受,更能获得与孩子共成长的喜悦。我的孩子现在不仅会在我生病的时候,拿着书读故事给我听,还从阅读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制定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四、传:以良好家风影响子女及社会环境

传递薪火、传承家风、传衍德善、传经送宝,以良好家风影响子女及社会环境。“一个家庭有优良的家风家教,这个家庭就会和睦兴旺;无数家庭传承优良的家风家教,这个社会就会充满和谐友爱。”学校开展“我的书房,我的故事”活动,“多做书虫,少做网虫”,使家庭有了“文化闹钟”,时时提醒着家庭成员该闻闻“书香”气了;以书房为平台,以阅读为目标,以故事为载体,让良好习惯不断得到培养,让传统文化得到发扬,让优良家风代代相承,让珍贵经验不断传送。

学校专门出版《我的书房,我的故事》丛书,分发给学生及家长,并通过学校网站及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很多家长纷纷在朋友圈转载并热情点赞。《晋江经济报》、晋江电视台都作了采访报道,无意间在社会中掀起了一股阅读新风。因感动于我的书房,我的故事活动,老三届校友赖永铺将家里珍藏的1万多册图书捐赠给母校,学校将之安置一室,取名春晖书屋。这一捐赠行为,一方面为捐赠者自家子女做出了回报社会的榜样;另一方面,也借助学校载体影响历届校友及在校师生,进而影响师生背后的一个个家庭,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建设“家庭书房”,不仅是我们积极探索推动全民阅读的积极尝试,也是我们努力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进行有效对接和相互融合的新探索,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同时,自觉为提升公民素养、构建和谐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想,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大教育”。

20141214日,晋江市委宣传部邀请我校作专题经验介绍;20151028日,福建省委宣传部宣教处陈璇处长深入我校进行调研;2016629日,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林彬总经理来到我们学校考察。有关部门、领导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工作,并鼓励我们把家庭书房做深、做细、做活,假以时日,你们的家庭书房一定会产生更广泛、更积极的社会效应,影响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