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肖东中学

冷静:他怎么动手打人了

班级管理 2022-02-10 09:20:30

早上,一到教室里,班上的TSY强忍住泪水告诉我:“老师,我被人打了!我被LJH打了。”我心里一颤,怎么会这样?打人?这个LJH情绪控制上有问题,但还不至于动手啊。

我努力抑制住内心的气愤,低声告诉LJH:“你知道吗,我最痛恨的就是动手打人,男生打女生,算什么男子汉!”孩子默不作声,脸红一阵白一阵的。

“发生天大的事情,都不要动手打人,动手就不正确。”我把音调提高了些,这话是说给全班同学听的。

应急安抚第一

此时,我心里瞬间闪出以下问题:孩子到底打伤没有?被打孩子家长会不会不服气?会不会继续发生恶性事件?这是我作为老师第一考虑的问题。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赶快把这件事告诉了男生家长:“你赶快来,你儿子打人了。”

“啊,这孩子,怎么动手打人呢?”孩子妈妈也有些震撼。

“咱们还是先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谁都是爹生娘养的,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挨打。更何况是男生打女生,女生家长会很不高兴的。”

男生妈妈听了,火急火燎地赶到教室里。我三句两句和家长说了说情况,告诉家长:“这个时候,你们家孩子是打人方,先把孩子带去医院看看再说。不然要真是扯皮闹纠纷,那就更难办了。”

男生妈妈很识礼,急忙带着女生去医院了。

此时,我开始慢慢了解情况。原来TSY作为班干部,叫LJH去跳绳,孩子不听,TSY就把名字写在黑板上,LJH顿时火冒三丈,瞬间冲过来,其他同学还没来得及反应,拳头已经重重地落在了女生TSY身上。旁边的同学赶快拉开两个孩子。班上一个叫新宇的同学赶快跑过去,轻轻安慰TSY说:“我们先冷静一下。你先去跳绳,待会儿跟吴老师说就是。”听到这里,我不禁为班上的孩子懂得冷静理智地处理应急事件感到欣慰。这说明班级有正能量在,遇到同学发生冲突,大家第一想到的是:劝开,解决,而不是火上浇油,或看热闹。我不禁被班上孩子能识大体打动。

可是,我仍然坐立不安。我该怎么向女生家长交代呢?作为女生家长,自己的孩子没有过错,突然被别人打了,心里肯定会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

我思考了一下,解决这个事情需要策略,如果孩子确实打伤了,那么立刻通知女生家长,一起解决。如果没有打伤,不说吗?不可能,只是解决难度小一点而已。

男生妈妈终于带着孩子从医院回来了,万事大吉,孩子没有大问题。哪怕虚惊一场,这件事也不能忽略,我们必须对这个糊涂的小男孩进行教育。

公正分清责任

对于这件事的处理,这个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当前最需要面对的问题。

于是,我把两个孩子和男生父母一起叫到办公室。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是冷静平和的时候。

家长和孩子来了,我们正式对打人过程进行复盘。我们先要分清责任。我告诉两个孩子:“这件事情,两个孩子对老师我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我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评说。这件事,我们的LJH同学要负百分之九十的责任。TSY作为班干部,她要管理同学们,这是正当的,LJH没有按规则去做,她在黑板上书写也是没有错的。用拳头打人家,打人就不对,不管多大的事情,更何况人家是因为班级事务管理你。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还是需要注意。”孩子家长在旁边连连说着自己孩子的不是。

“作为班干部,要注意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多倾听别人,注意工作方法,因此要占百分之十的过错。”我对女生TSY说。

学会换位思考

在处理矛盾的时候,矛盾的双方都认为对方是错误的。所以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很重要。

我告诉女生:“如果今天你是这个男生,在发生冲突前,你是怎么想的?”

女生想了想,说:“我会觉得怎么在你面前没有存在感,我当时在说话,你怎么不听我说话呢?”

“所以当班干部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方法和策略,重视别人的意见,这样也有利于保护自己。”孩子抿着嘴,点点头。

我转过身,问男生:“如果你是班干部,你在这件事中是怎么想的?”

男生低着头,低声说:“如果我是班干部,有人没有听从我的管理的时候,我会想:你怎么这么不遵守纪律啊?”孩子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反思:“后来我打了她,她会觉得好委屈,心想:我作为班干部管理你,你还要打人!”

我心里一阵酸楚,引导孩子:“是啊,你看她怎么处理的?她还要带着委屈和疼痛带领同学们去跳绳,而且你知道不,TSY的妈妈最近得了重病,她妈妈明天就要动手术。你想想,她承受着多大的心理压力啊!她没有冒火生气,而是在受了委屈后隐忍着,把自己的责任放在第一位。”我说不下去了,这个孩子最近承受了太多的磨难,太多太多……

“老师,我理解她的感受了,我太渺小了,做一个男生还要小性子。”男生嗫着说。

换位思考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真心实意为别人考虑。用宽容化解冲突,用理解换来沟通。

照顾受害方的情绪

孩子被打,被打的孩子家长心里是有气的。所以,安抚受害方家长的情绪很重要。男生家长很明理,从兜里拿出两百块钱来,说:“老师,我知道这件事我家儿子不正确,我们没有买什么东西,这点钱拿给孩子去买营养品吧。”

“我不能收这个钱。”孩子一个劲地摇头,坚决拒绝,“老师教过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是坚决不能收的。”我真为这样的女孩子感动,骄傲。

“要不这样,LJH妈妈就买点水果,让TSY的爸爸妈妈感受到你们的心意。”

“好好,我待会儿就去买。”男生妈妈真是一个贤惠识体的好女人。

接下来,我需要给女生妈妈打个电话了。最好是我当个中间人,然后让他们双方父母通话。

这个电话,我要表达孩子没有大问题,并且对方家长态度很好,同时表达孩子在这件事中学会了成长。

当我把这个电话打过去,女生家长表示:“只要没有什么问题就好,哪有小孩不会发生摩擦的!”

我马上示意男生妈妈也来聊聊。两个女人,互相唠唠嗑,谈谈知心话,感情更容易沟通。不一会儿工夫,两个妈妈在电话里相谈甚欢。

引导将功补过

在两个妈妈通电话的时候,男生已经明白:这个事情有多麻烦。孩子在旁边一直惭愧地低着头。

电话打完,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告诉男生:“现在的关键是,自己如何去弥补过错,如何将功补过。”

“老师,我向她道歉,对不起,TSY。”男生重重地敬了一个礼。

女生连连摆手:“没有关系,我以后也要多听你解释。”

“老师,我愿意为TSY服务一周,弥补过错。”男生主动说,“同时要在班上做一次检讨,让其他同学不要像我那样子。”

我心里涌上了阵阵暖意。“你这样,在TSY的纪律部领一个班级职务,为班级服务,也体验一下做班干部的不容易吧。另外,需要你来上一堂《控制情绪》的班会。这个周末回去好好备课,妈妈好好帮助孩子一起做课件吧。”孩子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学会深度思考

让孩子在这件纠纷中有所收获,也是解决纠纷的目的之一。

晚上,孩子送来说明书,只是叙述了事情的经过。我看了看,说:“里面需要思考自己为什么情绪控制不好的根源。”孩子回去又认真写了一遍。

读了孩子的文字,我明白了孩子动手打人的根源:孩子在小学三年级之前,一直跟着自己的奶奶。在一、二年级学习控制情绪的关键时期,因为老人的溺爱,他没有习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一不舒服,马上生气,奶奶就想方设法哄着,后来孩子就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现在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动手打人了。

看来这个孩子打人属于习得性攻击行为。根据条件反射理论,当孩子第一次使用暴力没有人阻止或反抗,自己又得到了发泄,他们再有不满的时候,就会不假思索地使用这种方式。

我一直纳闷,为什么修养如此好的家长的孩子会打人,会控制不住情绪,原来根源在此。每一个孩子犯错,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当我们深入去了解的时候,会发现每一个行为都是值得理解的。

孩子写说明书的过程,就是不断自我反思的过程,此时,还需要老师的点拨,从而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我继续指导孩子:“找到根源后,还要分析自己这件事处理不当的地方,然后思考如何处理会更恰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

经过足足五个来回,孩子才完成了说明书的书写。如此折腾,是为了培养深度思维。同时,准备班会的过程,就是自我认知、自我教育的过程。

引导情绪控制

思考是一个内心想清楚的过程,但真正要改变一个孩子的行为,怎么做才是关键。

于是,我和孩子一起根据他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了“愤怒应对训练六步走”:

第一步,觉察情绪。

当自己冲动的时候,学会马上发现问题,保持警觉,并提醒自己: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

第二步,自我暗示。

遇到自己情绪激动,学会自我暗示:不要发怒,不要发怒。

第三步,转移注意力。

发现不良情绪,马上转移目标,或者换环境,让自己情绪平静下来。

第四步,呼吸放松训练。

用鼻孔深吸一口气,默默从1数到5,再缓慢从鼻孔出气,又从1数到5。重复7次。

第五步,写情绪日记。

情绪日记从“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感受”“可能导致的后果”“建设性处理方法”“产生的良好结果”几个方面书写。

第六步,自我奖励法。

当控制住情绪,要自我奖励一次,让自己学会慢慢控制自己。

我和孩子达成共识:这一个量身打造的情绪控制法,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需要长期努力。

感染全班同学

当然,这件事需要给全班一个交代,以此教育全班同学,营造更好的班级氛围。

LJH和大家上了一堂《控制情绪》的班会后,还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和处理这件事的具体过程。

我开始和孩子们交流:“孩子们,通过这件事,你们受到什么启发?”

“不能欺负女同学,要保护女生。”一个男生站起来说。

“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如何都不能动手。”“当班干部要注意方法。”孩子们一一说着自己受到的启迪。

我接着引导孩子们要学会自控:“孩子们,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上天要毁灭一个人,必先让他失去自控力。一个没有自控力的人,距离灭亡就不远了。一个连自己的行为都控制不了的人,怎么可能去影响别人获得成功呢?”我停了停,说:“所以,只有懂得自控的人才会把握自我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抵制诱惑。做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多么重要。”

接着我和孩子们商量出如何控制冲动的情绪。

(1)情绪激动时,在心里默默数6下再行动。

(2)改变观念:解决事情的关键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

(3)进行建设性的内心对话:无论如何,我都要平静,我才不会生气,生气等于暴露自己的弱点。

(4)多从全局思考问题:为小事情浪费精力,值得吗?

(5)多思考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6)找一个优秀的学习榜样。

(7)自控不是一日之功,长期练习变成习惯。

(8)做一个终身修炼的人。真正的情绪控制,来自内心的博大与宽容。这件打人事件暂时处理好了,我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遇到问题,我们要善于分析,一个故事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作为老师,冷静思考,谨慎处理,细心呵护,始终保持友好的态度,才能真正走向教育的真谛!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