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肖东中学

如何在他人经验的启发下寻求适宜的研究课题?

专业发展 2022-06-17 08:59:10

一线教师需要对教育教学经典理论进行学习,在理解与应用中生成有针对性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但与同伴交流或从书刊中学习他人经验的机会更多,也更利于触发其实践尝试的冲动。因此,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同伴或他人经验的启发下获取研究课题也是一线教师选题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一线教师感知他人经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与同一区域内同伴教师的交流中对优秀经验的直接感知与获得;二是通过阅读书刊(现在还包括网络自媒体)学习到区域外教师的优秀经验。实践中,一线教师在他人经验的启发下,可以通过引入、联想、延展与改造四种方式选取教育科研课题。以下就这四种方式结合实例作具体阐述。

一、直接引入

这是一种直接应用他人经验的方式,目的在于对成功经验的直接借鉴与应用。虽然从教育科研的本质意义来看,此种方式缺少创新性,但一线教师做教育科研的重点不在于创新,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将他人的成功经验引入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够比较好地解决问题,那么这种选题方式同样是有价值的。

事实上,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将他人的成功经验引用、借鉴过来,时常会产生新的问题,需要教师作出分析,找出原因,然后加以调整,这就表明了再研究的必要性。同时,引用他人成功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践进行再研究,还起到对同伴经验验证的意义,可以检验优秀经验是否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从这些角度来分析,直接将他人的成功经验转化成自身研究的课题,同样具有价值。

比如颇具影响的“杜郎口”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形成的诸如“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预习+展示+反馈等许多经验为全国各地的学校管理者或教师所效仿,特别是引导学生预学的工具——“导学稿,更是在许多初中学校出现,为许多一线教师所借鉴、采用。有教师则直接选取以某学科的“‘导学稿的设计与使用的行动研究为题做课题研究。此行动研究相较于直接拿来使用的行为,更能体现出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在移植、嫁接的过程中科学运用的思想,更具有推广价值。

基于他人成功经验的直接引入式选题,虽会在主题上缺少教育科研的独创性特质,但这种方式有利于一线教师科学审慎地应用他人成功的经验,在经验移植的过程中找到适宜本地、本区域教育教学特点的实施路径、方法,从而切实解决当时、当地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在实践层面具有创新的意义、创造的价值。

二、联想迁移

联想迁移是一种从某种方法在某个学科中的应用出发思考可否在另一学科中应用的过程。这是一线教师在教育科研选题时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阅读书刊文章时也较容易发生。

比如在阅读2018年第10期的《小学数学教师》杂志时,当读到岳增成、刘轩如两位老师的《发生教学法视角下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探索》一文,在为两位老师以发生教学法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体现出来的理性思辨与精彩实践赞叹时,我们是否有这样的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数学概念教学都适合运用发生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呢?于是,便可将发生教学法的实践进行迁移,提出如发生教学法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索研究这样的课题。

再如,翻阅2018年第17期《人民教育》时,我们是否为吴本文、安宁两位老师的《混合式学习推进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一文所吸引呢?作者在谈到“整本书阅读”时,提出借助“混合式学习”解决“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指导”“阅读内容广泛与教师涉猎范围相对狭窄”的双重矛盾。当在为两位教师的文章说理透彻、路径可行所叹服时,我们是否可以思考“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可以在哪些学习活动中适用?是否可以作迁移式研究呢?比如提出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小学科学课外实验活动设计实践研究这样的课题,将混合式学习迁移到小学科学课外实验活动中来,以丰富小学课外实验活动的价值内涵,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到,联想迁移式选题一般出现在学科之间的借鉴或相近内容之间的唤醒。

三、延展深入

延展深入式的选题,一般发生在同一学科或同一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即在感知他人经验的基础上,以他人经验为起点,进行深入思考之后,选取研究点进行研究的方式。

比如关于“导学稿”的研究课题,许多一线教师在“杜郎口教改”中对课前“导学稿”设计与使用的基础上,提出“课内‘导学单’设计与应用研究”“单元‘复习卡’设计与应用研究”等,将给学生助学的工具从课前引入课内,由新知学习拓展到知识的复习整理,以更加细化、聚焦的方式进行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从而形成适宜不同学习内容的“助学工具”。

延展深入式的选题,还适用于他人成功经验(包括课题成果)的推广过程中。如温州市教育局出版过一套温州市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项目丛书,其中林乐珍老师主编的《基于助学稿的小学语文学习设计》一书,便呈现在成果推广过程中。多所学校基于林老师的主课题,选取子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学校选取了关注目标层级聚集的助学稿设计的深化研究,有学校选取了基于学生阅读期待分析的助学稿'设计的深化研究,还有学校选取了立足文体视野的助学稿设计的深入研究”……以更加深入探索“助学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升课题成果的应用价值。

同样,延展深入式的选题方式需要一线教师对他人经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如此才能从已有经验中获取有价值的深入研究点,确立相应的深入研究课题。

四、深度改造

深度改造式选题,是在他人经验启发下选取教科研课题中最能体现创新意味与创造价值的选题方式。所谓深度改造,即不是简单地引用,而是在对他人成功经验或有效方法深入分析基础上的创造性引用,有时表现为理念的承继、方法的拓展与创新。

一位教师立项了一个题为“初中历史与社会错题辐射复习法的研究”的省级课题(2014年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课题编号:04-3-48)”。此课题来自与该教师的对话。一次下校课题指导中,这位老师谈起想申报一个研究课题。她说起在区里某次活动中看到有老师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复习整理知识的教学经验介绍,很想在复习课中进行实践研究。于是,我请她介绍一下那个时间段她的课堂教学实践状况,她告诉我:因为是在总复习阶段,所以经常会以学生的错题为突破点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巩固认知。

听了这位老师的介绍,我觉得她想研究的聚焦点有两个:一是错题的利用,二是“思维导图”的形式。于是,建议她以“错例”探讨为起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线、知识链、知识网,从而完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最终提出“错题辐射复习法的实践研究”这样一个课题。过程中,借鉴“思维导图”进行形式思考,并以知识结构特征分析为基础,突破“思维导图”的定式,创造性地提出“辐射复习法”的概念,使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与价值。事实上,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也在市级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填补了该农村初中在市级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中的空白。最后要强调的是,在他人经验启发下选取教科研课题同样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适宜自身的教育教学状况,即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是自身的研究能力可以落实的;二是着眼于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即不能为课题做课题,而是需要挖掘他人经验中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法。借以解决自身教育教学问题。这也是借鉴他人经验、选取教科研课题的基本要求。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