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肖东中学

班主任大包大揽,怎么办?

学校管理实务 2022-01-21 09:53:37

俗话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线。”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最后的落实者,大多都是班主任。所有意外,班主任老师应该在第一时间发现、预防、处理;所有需要善后的事情,班主任有责任去处理;所有的隐患,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出了任何事情,班主任负第一责任……班主任是救火队长吗?班主任是救世主吗?班主任是全能运动员吗?

德育难题

班主任的事情,琐细、烦杂,班主任忙碌,班主任辛苦。要建设好一个班级,除了上面布置的任务,还有大量的自我加压产生的任务和工作。而且,班级工作中,还常出现突发事件。

所以,往往是这样: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而一个不称职的班主任则整天无所事事。

问题是班主任自己大包大揽,一人全部承包。

此类班主任,工作很勤奋、勤快是他们最大的特点。他们时刻与学生在一起;班级事务,不论大小,不是自己亲力亲为,就是亲自参与指导;班上的条条框框多,班上有名目繁多的班规、班约,且严格按照执行。学生只能言听计从,班上事无巨细,都要请示班主任。

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理想。在班主任的大包大揽之下,学生对班上事务,完全缺乏积极性,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班主任的安排,没有主动性可言,没有任何自主的空间。班风、学风,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好。

具体情形是这样的:他们整天忙忙碌碌,班上自习课,他们肯定出现在教室里。这样的班主任,责任心强,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个别的,甚至可以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他们所带的班级,班风可能并不完全如愿,而且还可能让人操心。班主任在教室时,班级看上去秩序良好,班主任一旦离开,教室里就乱成一锅粥。

问题诊断

班主任一个人把班上的工作全部承包下来,不让学生插手,自己一个人干,这是大包大揽的典型表现。

问题是,那些班主任,他们难道真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是。他们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源于对学生的不信任。

他们根本不相信学生能够做好班上的事情。对学生不相信的原因在于:一是对工作追求完美。此类班主任,对班级工作可谓尽心尽责,巴不得把班上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不留下一点瑕疵。他们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看不得瑕疵。因此,总觉得与其让学生去做,还不如自己亲自处理。二是不相信学生的能力。这是绝大多数班主任的心理。在他们的眼里,中小学生都还是小孩子,还不懂事,且办事能力不强。班上的事情放手让他们去处置,不放心。万一没处理好,自己还得重新处理,还不如自己一次性处理好。三是不相信学生真的会把事情办好,认为学生很可能会故意把事情办坏。这是基于人性恶的想法。他们把学生看扁了,认为学生办事不可靠。

班主任观念落后,也导致大包大揽:学生还是孩子,还不懂事;老师则是成年人,肩上担负着管理和教育他们的任务。老师是教育者,学生则是受教育者,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老师怎么安排,学生就怎么做。这样的观念,用文字表述出来,虽然让人觉得可笑,但确实是一部分班主任的心理。

班主任关爱学生,这是必须的,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则会适得其反。中小学阶段,班主任总是以为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动手能力差。因此,班主任就只好自己大包大揽,怕有什么意外与闪失。事实上,班主任帮得过多、扶得太久,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思想,使学生变得越来越懒,懒得动脑,懒得动手,自主管理的能力会越来越差。

班主任事必躬亲,亲力亲为,学生被动接受,这无疑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这样的心理:老师不相信我们,我们何必对班级事务那么用心?天塌下来有班主任撑着,我们就并不必再劳神费力。于是,即便是学生能够自己处理的事情,也必须等待班主任到场。因此造成了恶性循环:老师不信赖学生,学生依赖老师。结果是:老师辛苦,学生悠闲,班级混乱。

班主任大包大揽,剥夺了学生的锻炼机会。学生是在具体的学习、做事当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班主任如果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就剥夺了学生锻炼的机会,他们可能就永远也长不大。

学会做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确立的教育的五大目标之一,其根本宗旨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会本领。班主任的大包大揽,使他们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班主任的好心,并不一定能得到好报,有时好心办了坏事。这是很多学校班主任的工作现状。

破解策略

魏书生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他在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时,兼任了两个班的班主任,还教了两个班的语文课。他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来没有请人代上过一节语文课,也从没有请人代管过班级。但是,他所带的班级,工作却井井有条,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班级秩序良好。他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他是依靠什么成功的?靠的就是民主与科学的管理。

民主与科学,让魏书生摆脱了琐细的班主任工作的束缚,能够暂时离开班级,班级却不受影响。

实际上,班主任如果摆脱了班级事务的拖累,就可以把自己从烦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其他问题。深陷繁杂事务,就会被烦杂的事务拖累。

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摆脱烦杂事务的束缚,获得自身的解放?

(1)相信学生。有的班主任不相信、不信任学生,才导致了班级事务上的大包大揽。要走出这一困境,就必须相信和信任学生。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也如此。所以,班主任不必怀疑学生的能力,相反,应该相信学生有能力处理好班级事务,应该信任学生会一心一意去做好事情。

(2)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这种信任是一种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前提是老师信任学生,其次才是学生信任老师。一位哲学家说:上帝对他的女儿说道:我传给你我唯一的知识,那就是真诚。你在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做到对自己真诚。你对自己万万不能撒谎,那会玷污你纯洁的身体。对学生,班主任必须真诚。一般来说,凡是寄宿制学校,都要求班主任必须住校,便于管理好班级。某老师想了个办法,它每次回家房间都亮着灯,摩托车也仍然留在学校,给学生制造一种假象,让学生误认为老师仍然在校,从而不敢轻举妄动。

该老师的想法是好的,他不想因为自己的离开影响到班级。但这种做法不坦诚,是不信任学生的表现,无益于和学生建立信任关系。一旦学生意识到了这种假象,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会是怎样的印象?

(3)建章立制。建立班级规章制度的过程,是实行民主的过程,是集思广益、吸收群体智慧的过程,也是使班上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进一步认识、理解、接受规则的过程。所以,班上的规章制度,最好不要教师一人包办,要在班上广泛讨论,教师先拟定初稿,再拿到班上讨论,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拟定的制度,大家遵守起来就更容易。

(4)设立值日班长和值周班委。让所有学生直接管理班级事务,增强他们的民主意识,学会进行管理。可以建立值日班长制度,每位学生按座位轮流担任值日班长,负责课内外作业、班级纪律、两操集会、值日卫生等的检查、记录和管理,并在次日上课前简要评讲后移交给下一位值日班长。这种人人直接管理班级的做法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让学生找到自信。

每位学生在管理能力上存在着差异,为了不影响班级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推行值日班长制度的同时,还实施值周班委制度,由班干部轮流担任。值周班委则根据值日班长的常规项目记录及每位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素质量化考评;评议值日班长的工作情况并作记录;与有关学生、班干部进行沟通与交流;上传下达,保持师生间的信息沟通;做好工作总结,搞好交接班。

(5)发扬民主作风,重视民主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在班级管理中自觉贯彻;平等对待学生,不居高临下,不发号施令;严格要求自己,因自己的工作失误给学生造成了伤害,要及时向学生道歉,承认自己的失误;不搞家长制,不搞一言堂,班级大事由班委会或全班学生集体讨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持有个人意见,充分展示其个性与才华。

(6)建立班级QQ群或微信群,让学生对班级事务有表达自己诉求的渠道,为学生畅所欲言,提意见、建议创造条件,且班委会、班主任应及时吸纳或解释。

这样一来,就直接把班主任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下解放出来了。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