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九年级实验B班1月联考科学试卷
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科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已渐成熟,目前能开展肝脏、皮肤、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移植手术。上述器官中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 )
A.汗液 | B.血液 | C.尿液 | D.体液 |
2012年,我国首次调整饮用水标准。新《标准》规定,饮用水的pH在6.5-8.0之间,符合健康标准。由于受酸雨影响(在我国酸雨中一般含有少量的硫酸),目前我国天然水体大多呈弱酸性。要使pH低于6.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理方法最可行的是( )
A.加热 | B.加入适量纯碱 | C.加入适量氯化钡 | D.加入适量明矾 |
下列选项最符合右图图意的是( )
A.生物群落 |
B.食物网 |
C.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
有关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条形磁铁靠近时一定会相互排斥 |
B.指南针静止时它的北极总是指向地理的南极 |
C.电磁铁磁性强弱可以用改变电流大小来控制 |
D.直流电动机转动方向不能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
下面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
B.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碳单质 |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
D.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
下列有关生物体的“方向”、“顺序”和“层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人体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室→心房→静脉 |
B.松树体内水分输送的方向是:叶→茎→根 |
C.人的生殖发育顺序是:胚胎→受精卵→胎儿 |
D.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为使配制更为准确,在量筒中配制100毫升10%的NaOH溶液 |
B.为了防止滤液溢出,过滤时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 |
C.测定溶液酸碱性时,为使现象更明显,加入的指示剂越多越好 |
D.检验铵盐和碱共热时有无氨气放出,应将红色石蕊试纸用水湿润 |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图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 )
如图给出了小明设计的楼梯照明电灯的四种控制电路,其中S1、S2分别为楼上和楼下的开关(都是单刀双掷开关),要求拨动其中任一开关,都能改变电灯原来的发光或熄灭状态,在实际应用中最好的方案是( )
下列实验现象的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纸片会靠拢,是因为吹气时两纸片间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
B.乙图中,滚摆上升时,滚摆的势能转化为滚摆的动能 |
C.丙图中,右指感觉疼,是因为右指受到的压力更大 |
D.丁图中,罩内传出的铃声逐渐减弱,说明电铃振动逐渐变弱 |
在盛沙的漏斗下边放一木板,让漏斗摆动起来,同时其中的细沙匀速流出,经历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板上沙子的堆积情况(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即漏斗摆动幅度不变),则沙堆的剖面应是下图中的( )
某同学为研究相同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将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先通过图甲装置,再通过图乙中的仪器组合。为达到实验目的,图乙中仪器选择和连接最好的是( )
A.cba | B.cda | C.cbd | D.bca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
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
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
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滑片从左端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 |
B.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小 |
C.电灯的亮度逐渐增大 |
D.电路总功率逐渐变小 |
如图所示,密度为ρ、厚度为d、边长为L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P、F、f均不变 |
B.P大小由ρ•d•g增大为![]() |
C.F大小由ρ•L2d•g减小为![]() |
D.P大小由ρ•d•g增大为![]() |
下列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
B.由图2可知,a-b说明环境可以影响生物,b-c说明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
C.有图3可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 |
D.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浓度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b点好 |
据《自然》杂志介绍:地球上树木生长的最高极限约为122米~130米。下列关于树木长高有极限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空空气稀薄,影响了树冠的光合作用 |
B.高大的树木更容易招致风折雷劈 |
C.树木长高有极限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D.重力的存在制约了水分在树木内向上运输的高度 |
右下图中甲图所示是我国运载火箭上的“箭载摄像机”,乙图是该摄像机拍得的火箭上升时的一幅照片。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感光元件上,若拍摄该照片时镜头的焦距为f,镜头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火箭发射前镜头的温度为t,那么( )
A.为了成像清晰,镜头到感光元件的距离v满足的条件是v<f |
B.为了成像清晰,镜头到感光元件的距离v满足的条件是v>2f |
C.镜头吸收热量Q后的温度为![]() |
D.镜头吸收热量Q后的温度为![]() |
右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a、b两种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时的温度是 ℃;
(2)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3)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以上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 ℃。
氢能源是一种绿色能源,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已知1克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热A焦耳,1克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吸热B焦耳,那么4克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Q= 焦耳。
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500N的物体G,滑轮重4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起向上的力F应是 。(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
例如E点可表示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
(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
(2)请写出B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 ;
(3)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应该满足:h1 h2,h3 h2。 (填:“>”“=”“<”)
如图,长为3米的匀质平板的中点能绕固定的支点转动,平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O,在板上站两个小孩。已知20千克的甲小孩位于板的中点,30千克的乙小孩位于板的左端。现两个小孩均以0.1米/秒的速度同时向右慢慢移动, 秒时间后平板开始转动;乙小孩在这一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瓦。
如图所示,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垂直固定在等臂金属杠杆的中央且可以随杠杆左右转动,杠杆两端分别悬挂等质量、等体积的铁球,此时杠杆平衡,再将铁球同时分别浸没 到密度相等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
(1)杠杆右端的铁球表面有 色物质生成;
(2)金属滑片向 (填:“左”或“右”)偏转;
(3)灯泡L比开始时 (填:“亮”或“暗”)。
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其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到过量,下图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时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 + O2↑。有同学提出能否用硫酸铜代替二氧化锰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下面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回答问题:
(1)建立假设:硫酸铜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2)实验探究: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在甲试管中加入5克的硫酸铜粉末。发现甲试管中迅速产生气泡;在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不到气泡产生。
这个实验说明了 ;
(3)分析讨论:
小明认为,要证明硫酸铜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两个实验:
①实验1的目的是:验证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取适量上述实验中甲试管反应后的溶液.分别装入丙、丁试管中,向丙试管内滴加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SO42-存在;向丁试管内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出现蓝色絮状沉淀现象,则说明有Cu2+存在。
②实验2的目的是: 。
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
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 ;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 段,光合作用强度最强(高)的是 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点;
(3)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 ;
A.光照过强,蒸腾作用过强,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关闭 |
B.温度较高,提高了呼吸作用酶的活性,消耗了较多的有机物 |
C.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CO2原料的供应 |
D.光照过强,气温过高,植物缺水严重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
(4)乙图曲线AB表示植物在进行 ;
(5)由甲图整段曲线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开始于 点。
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选用的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等。下图是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很小,其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即可);
(3)经适当调整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处,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 端滑动;
(4)通过移动滑片P,测得多组数据,绘制成U - I,图像如上图。据此可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 。(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某溶液含有H+、Na+、Mg2+、Fe3+、Cl-、OH-、NO3-、CO32-中的几种离子。经检测pH=13,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某电力公司开发出一种圆柱形气球状的发电机(右图为示意图),悬于风力足够大且较稳定的300米高空,中心处大的风扇随风转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的电流通过系着的电线到地面。假如气球体积3.0×105米3,最大发电功率为3000千瓦;
(设300米高空的空气密度为1.2千克/米3)问:
(1)气球在高空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风力发电机每年工作6000小时,则它的最大年发电量是多少千瓦时?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推测其内部必备的组成部件是什么?
解:
(4)A、B、C、D表示四个不同地区300米高空一年内的平均风速,哪个地区最适合风力发电?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气可被用作清洁能源,但它的制取、存储和运输都很困难。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糖类制取氢气的新技术,有望解决这几大问题。以这项技术为基础,未来的氢动力汽车将携带易于存储的糖类,如淀粉,其化学式是(C6H10O5)。科学家使用由多种特殊的酶组成的混合物,将淀粉和水转变成CO2和H2的混合气体,将CO2除去后,H2进入燃料电池产生电力,驱动汽车前进。燃料箱容量为55升的汽车可携带约27千克淀粉和21千克的水,完全转变,可以产生4千克氢气,其余为CO2。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项技术,汽车运动时的机械能最终由下列哪种能量转化而来
A.化学能 | B.太阳能 | C.电能 | D.热能 |
(2)混合物中的酶具有高效性、多样性和 性;
(3)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淀粉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0O5)n + H2O H2↑+ CO2↑
(4)若一辆氢动力汽车正常行驶时,功率是70KW,氢气的热值是1.4×108J/Kg,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是50%,在阻力不变和不考虑其它能量损耗时,要使该车能正常行驶,汽车每小时至少消耗氢气 Kg;
(5)这种技术的实用化,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在汽车中怎样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就是问题之一。有人提出了下列:
①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
②将混合气体通过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在常温下对混合气体加压,使之液化分离(在20℃时,将CO2加压到5.73×106 Pa,
即会液化;氢气在-239.96℃以上温度时,加高压也不会液化)。从实用的角度考虑,理论上你认为哪种方案更适合在氢动力汽车上应用 (填序号)。
如图是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流的电路,其中电阻R为100欧姆,
它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流可在10毫安~100毫安范围内调节。
选用电源的电压应为多大?
变阻器的总电阻为多大?额定电流至少要多大?
上述电路能否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调为零?请说明理由。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