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肖东中学
  首页 / 试题 / 高中政治 / 试题详细
  • 科目:政治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 人气:6

人类对机器人的想象和探索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列子》记载:周穆王曾遇奇人偃师,其所造人偶形似常人,能随人操纵而俯仰走跑,合律而歌,应节而舞,“千变万化,惟意所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首次造出能完成简单动作的人形机械。20世纪以来,国外先后造出能双足行走、有面部表情的人形机器人。2024年,中国造出全球首台运动性能卓越的电驱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1)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列子》的记载表明,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机器人文化的萌芽

②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人对人偶的设想和制造不具现实基础

③“惟意所适”夸大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犯了唯意志主义错误

④无论是对人偶的设想还是制造,都体现了古人的探索创新精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关于机器人研制,说法正确的是( )

①依照人类形象研制机器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

②人类的生产实践推动机器人从观念性存在变为现实性存在

③从人偶到人形机器人的跃升历程,说明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④在机器人的研制历程中,中华民族贡献了重要的智慧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0世纪40年代,美国作家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学三定律”:(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或坐视人受到伤害;(2)除非违背第一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3)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定律条件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80年代,他又补充“机器人学第零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的整体利益,或坐视人类整体利益受到伤害。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和机器人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②“机器人学三定律”的提出深刻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③“机器人学第零定律”的补充,启示机器人研发要不断完善价值取向

④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实践,不断深化着人们对人与机器人关系的认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登录并查看解析

人类对机器人的想象和探索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