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肖东中学
  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61065
  • 题量:8
  • 年级:高考
  • 类型:高考试卷
  • 地区:上海
  • 更新:2025-08-29
  • 浏览:9
2024年全国统一夏季高考语文试卷(上海卷)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杜甫《________》)

(3)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屈原志趣高洁,所以其作品多用香草美人作比。

  • 题型:42
  • 难度:中等
  • 浏览:0
2、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要想真正铲除食品安全谣言滋生的土壤,需要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以识别和抵御谣言的侵袭。专家指出,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①通过搭建平台

②填补信息真空地带

③把科学家、媒体和企业纳入其中

④及时满足公众的需求,减少公众误解

⑤及时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

A.

①③⑤②④

B.

②③①④⑤

C.

④①③⑤②

D.

⑤②①③④


2)吃小龙虾的季节到了,关于“小龙虾不安全”的说法又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小明从报刊和网络上读到一些相关内容,以下最不可信的一项是(

A.

标题:《小龙虾干不干净,食客越来越懂经》,来源:《解放日报》。

B.

标题:《震惊!盘中餐竟然长在污水里》,来源:《最新发现》公众号。

C.

标题:《小龙虾或与多种疾病有关》,来源:某网站《健康养生》专栏。

D.

标题:《连续多年抽检合格,本地小龙虾放心吃》,来源:某刊《求证辟谣》专栏。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0
3、

小明在阅读科学史文献时,被《迷人的哥白尼》这一标题吸引。哥白尼到底迷人在何处呢?他决定对此进行一番学习和探究。

迷人的哥白尼

吴国盛

①哥白尼被公认为现代科学的肇始者,他的日心说成为现代科学的常识。但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不是真知。谁是哥白尼?他为何要用日心说替代地心说?通常的回答是:哥白尼是一位天文学家,他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更符合天文观测事实。但这样的回答似是而非。

②其实,哥白尼是一位教士,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天文学研究,在最后的岁月写出了他的传世之作。长期以来,该书多被译成《天体运行论》,但“天体”这个译名并不正确,对哥白尼而言,“天体”其实是“天球”。天球是希腊数理天文学的基本假定,群星每日旋转,周而复始,运动呈现出周期性和稳定性。让群星镶嵌在天球之上,随着天球统一转动,反映了时人对天空确定性和恒久性的理解。后人不承认有天球的存在,便想当然地把“天球”改译成“天体”,一字之差,无意间拔高了哥白尼,体现了译者时代的科学理念。

③哥白尼为什么要用日心说替代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托勒密地心说呢?按照实事求是即为科学精神的一般理解,这当然是因为日心说更加符合天文观测结果。20世纪50年代之前,西方科学哲学也认为,所谓科学无非是既具有内在逻辑结构,又符合观测事实的理论。如果理论不符合事实,它就被证伪了,反之就被证实了。这种科学哲学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

④50年代后期,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打破这种逻辑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启了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强调不能仅从逻辑层面理解科学,而应深入其历史发展过程,考虑科学之外的哲学、宗教和文化背景。在《哥白尼革命》一书中,他指出哥白尼抛弃地心说而提出日心说,并不是因为掌握了什么托勒密体系无法解释的观测证据,而是由复杂多样的时代文化背景导致的。哥白尼继承的是希腊化的数学传统,重在模拟和预测天象,可以自由地构想宇宙体系,不必关心天界的实际物理构造。在他生活的年代,人文主义者相信自然的数学简单性,崇拜太阳,这对他有直接影响。哥白尼明确表示,托勒密体系是一个怪物,各部分之间不够协调统一,不符合希腊人的审美理想。

⑤是的,托勒密体系不美,而日心地动体系很美,这就是哥白尼提出天文学变革的主要动机。

⑥日心说并不是观测引导的结果,而是审美引导的结果,使得哥白尼学说一直饱受争议。直到18世纪末,在他去世近250年之后,日心说才慢慢成为欧洲人的共识。此时牛顿物理学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全方位胜利,作为牛顿力学前提的日心说也被默认。库恩说,“哥白尼革命”是一场宇宙论革命、物理学革命,尽管哥白尼只是开启了这场革命。

⑦库恩显然把包括日心说在内的欧洲近代科学巨变描绘成了一场“科学革命”。又过了半个多世纪,西方科学史界更注重回到原始语境,强调尽量消解宏大叙事,把研究深入到更微观更具体的社会运作中。2011年罗伯特·韦斯特曼出版的《哥白尼问题》打破了库恩的“哥白尼叙事”。他更多采纳人类学的方法,深入调查从哥白尼到牛顿两百多年间数十位相关人物的著作、言论和社会关系,提出必须考虑占星术这条线索,才能充分理解哥白尼的故事。

⑧1496年皮科·米兰多拉《驳占星预言》一书出版,书中指出作为占星术基础的天文学存在着根本上的不确定性。韦斯特曼认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深层原因,是为了回应皮科对占星术的批判。包括库恩在内,20世纪科学史家都忽视了这条线索。实际上哥白尼非常熟悉占星圈子的动向,他只是遵循自托勒密以来的传统,严格区分天文学写作和占星术写作。传统研究把哥白尼的故事叙述得过于宏大,但整个16甚至17世纪都不存在“支持哥白尼”和“反对哥白尼”的清晰阵营,根本没有“哥白尼革命”这种整体性的概念。通过牛顿物理学的成功而被人们接受的日心说,已经不是哥白尼的日心说了。

⑨哥白尼的故事的确十分迷人。

(有删改)

(1)为进一步理解第三段中的“逻辑实证主义”的概念,小明查阅工具书并做了摘抄,以下与本文最相关的一项是( )

A.

可说的就是自然科学的命题,即某种与哲学不相干的东西。

B.

科学命题是经验判断,通过经验证实他为真为假。

C.

有没有意义是划分科学和非科学的界限。

D.

对语言做逻辑分析就是哲学的任务。


(2)小明围绕文中提到的论著梳理文章内容,以下结论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

《天体运行论》中的天体假定,拔高了哥白尼对天空确定性的认识。

B.

《哥白尼革命》中对日心说的研究,开启了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C.

《哥白尼的问题》力图从微观层面调查研究,消解哥白尼研究中的宏大叙事。

D.

《驳占星预言》表明占心术是造成哥白尼用日心说替代地心说的根本原因。


(3)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把“天球”翻译成“天体”,反映了译者时代科学理念的落后。

B.

哥白尼的日心说没有为天文现象提供新的解释。

C.

牛顿物理学的胜利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被普遍认可的原因。

D.

哥白尼的日心说带来的观念的变革来自于研究者的虚构。


(4)小明在阅读本文后产生了困惑:作者说“哥白尼的故事的确十分迷人”文章却没有给人讲故事的感觉。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展开分析,帮他消除困惑。

文学创作和学术写作都会讲故事。文学创作侧重讲述人物命运及曲折遭遇。围绕一些前后连贯,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的事情展开。学术写作与此不同,在一个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为研究对象时,情节再曲折,细节再丰富,文章如果缺乏问题意识,没有学术视角,也不是学术写作。


(5)哥白尼的故事迷人在何处?小明打算根据本文写一篇读书报告回答这个问题。请你帮他拟写一份提纲。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浏览:0
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斑鸠

赵冬妮

①斑鸠的叫声就在窗外。我躺在床上,知道它住在不远处的西山,野兔、松鼠还有山鸡,也都住那儿。野兔、松鼠生来沉默,斑鸠就不同。薄暮时分散步,尤其秋冬交替时,总能听到它的叫声,咕咕——咕,声音平和深厚,末尾那一声沉抑下去,仿佛经过了一番吞咽,从山里传出来,听起来有些孤独。

②去年立冬前,我还从没见过斑鸠。立冬那天,清早开门见一只灰褐色的鸟儿卧在露台上,我没敢即刻上前。它的小脑袋缩进脖腔里,动也不动,眼皮轻轻阖住,灰粉色薄薄一小片,盖住眼球,想象不出这怎么会遮得住光。我想它一定怕碰,只好轻声问,你怎么了?你受伤了吗?它像什么都不在乎了,人影声音都不能使它睁开眼,直到我两手握住它,仍不动,身体却暖暖的。我第一次摸到鸟的体温和脉动,那身体超过我手掌大,但你能感到有颗小小的心脏,它还活着。脱落了很多羽毛,右脸到颈部露出皮肤和小耳孔,显然受了外伤。把它放到沙发上,我蹲着看,它慢慢睁开眼,像个大病初愈的人虚弱无比地躺着,圆圆的瞳孔对着我,深如青湖。

③它在纸箱里过了一夜。我总忍不住去看它。每次打开纸箱它都老样子,挤在角落里身体纹丝不动注视着我。一夜北风,清早冷得人发抖,它走出纸箱,摇晃着身体想打开翅膀,翅膀显然不听使唤。它躲开我,看我没跟上来就卧身不动。我拿水和米给它,它再次挣扎,展翅试了又试,终于飞离露台,落在一米远的空调外挂机上,又飞下去,摇摇晃晃走进草地,摇摇晃晃走出。透过餐厅窗户玻璃,我看见它正栖在大银杏树上,小小一团。两小时之久,它就那么石化般栖在树的横权上。

④它叫珠颈斑鸠,脖颈两侧两小片黑羽毛,每根羽毛到毛尖就变成白色。不规则的小斑点,缀在两小块黑绒布上,像扎了条小花巾,看起来像个姑娘。

⑤两天后的傍晚,突然一声沉闷巨响,我放下正洗的菜跑过去,玻璃完好无缺,一道裂纹都没有,窗外,地上一无所有。想到外面看看,忽而想起去年几乎也这个时候,同样突然一响,也没找到什么投掷物。我陷在惶恐中,在屋里走来走去,突然明白了些什么,奔到客厅玻璃窗前,发现上面有一大片模糊印记,一只手伸上去,对准那薄雾般的一团,里外差不多大小,是鸟!原来斑鸠是撞我家玻璃撞晕了,直到醒来,它不会明白发生了什么。

⑥次日出门向南走,走出很远再返回来。太阳很好,一排排房屋沐浴在阳光里。一户户窗玻璃看过去,止不住心惊。眼前一片从未见过的景象:墙面砖红色,光照下异常明亮安静。天空、云彩、房子、树木,原封不动地映进玻璃里去,白云在飘,房子在沉默,天地浑然一体,世界拓展开了一倍,从里边透着温暖。可以想象,立冬前后,鸟儿眼中是怎样的景象:树木在延伸,天空更辽阔,日落时分,余晖映得西窗玻璃多么辉煌。一面光海里,树木改变了色彩,绚烂如火,天空和云朵也被染红,在光波背后浮动闪耀。那只灰褐色的鸟儿展翅直飞而去,世界在对面呼唤,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没什么不可抵达,直接飞过去,毫不怀疑也无法收束。

⑦拉上纱帘,我努力回想起第一次玻璃窗发出的那声巨响,是石头裹着一块厚布投向玻璃的一击,沉闷却有力。我的记忆往回走,浮起曾有的惊恐和惧怕,那时怎么能够想到是一只鸟呢,哪能想到一次飞翔也会如此地充满风险。

⑧咕咕——咕咕——咕咕——不用久听,就会知道斑鸠的叫声不止有一种。有时我能听出它的焦急,有时它好像要打断些什么,一阵阵短促的低吼。薄暮时分它最为平静,我和先生在山谷间行走,它仿佛吞咽的声音从身后缓慢传来,持续不断地左右低回。你看不到它,却有种无限的留恋。有时野兔会从眼前一箭飞过,这些褐色的小动物常在草地上玩,或者觅食,它们所有动作都显得比我快,眼睛耳朵身手灵敏又矫捷,远远发现我们,撒开腿就消失在另一片树林里。松鼠会在暗中注视着你,有时趁你不注意潜进园里,偷走树上的熟杏。至于山鸡,只能在初春偶尔听到它几声嘶哑粗糙的鸣叫。兔子,跑吧!先生说不用跑,其实是我们占了人家的地盘。我希望它们都是年幼的,今年新生的,没有什么记忆,以为它们每天跑来跑去的草地,从来就在那里,也以为我们从来就在那里,它们也许怕我们,却不会恨我们。

(有删改)

(1)赏析第②段画线部分的细节描写。

(2)本文首尾两段都写到斑鸠的叫声,分析其作用。

(3)第⑥段两次描写映在窗玻璃中的影像,请从构思角度加以赏析。

(4)尾段展开描写山谷间的多种小动物,最后说“我希望它们都是年幼的,今年新生的”请分析作者的用意。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浏览:0
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山庄

初岁开韶月,田家喜载阳。

晚晴摇水态,迟景荡山光。

浦净渔舟远,花飞樵路香。

自然成野趣,都使俗情忘。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写初春来临,农家欣然相庆,情感奔放。

B.

颔联以水态摇漾、山光闪烁写出傍晚艳丽的景致。

C.

颈联用浦净舟远、花飞径香营造幽远清冷的意境。

D.

本诗表现春日野趣,富于微妙动感,笔法巧妙。


(2)有人批评结句“都使俗情忘”肤浅俗套,也有人不同意。你支持哪种看法?请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阐述理由。

  • 题型:18
  • 难度:中等
  • 浏览:0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