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肖东中学
  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56944
  • 题量:7
  • 年级:中考
  • 类型:中考试卷
  • 地区:浙江
  • 更新:2022-05-17
  • 浏览:921
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1、

班级开展"植红色基因,传家国情怀"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同学们围绕《红岩》的封面展开了讨论,请你把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封面上的这棵青松让我想起《论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小语:是的,松和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

小文:关于松,我还想到两句诗,"(1)    ,(2)    "。

小语:我明白了,封面中用青松的用意是(3)    

2.同学们绘制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请你写出A、B、C三处战役的名称。

3.长征中哪一次战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简要叙述起因、经过、结果。

  • 题型:43
  • 难度:中等
  • 浏览:366
2、

在"星光引路"班会中,同学们交流了心中的榜样,有历史名人,有文学形象,还有时代先锋。

仿照示例,写出你心中的榜样。

示例:

心中的榜样

人物:陈树湘

事迹:红军三十四师在掩护全军渡湘江时,师长陈树湘腹部中弹,昏迷被俘,醒来后他撕开绷带,强忍剧痛,用手绞断自己的肠子,牺牲时年仅29岁。他用生命实现"为苏维埃共和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浏览:331
3、

班级开展“植红色基因,传家国情怀”主题活动,活动结束了,请你用一个排比句写一段活动感言。

是什么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围追堵截中鏖战,在严刑拷打中坚守,在无怨无悔中奉献?今天我明白了,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浏览:202
4、

材料一:

衢州的烂柯山,是《道书》上所说的"青霞第八洞天",亦名"景华洞天"的所在,是大家所公认的烂柯故事的发源本土。从衢州的小南门出来,走了十六七里路后就可以到石桥的洞下。洞高二十多丈,宽三十余丈,南北深约三五丈, 真像是悬空从山间凿出来的一条石桥,不过平常的桥梁,决没有这样高大的桥洞而已 。石桥的上面,仍旧是层层的岩石,洞上一层,也有中空的一条石缝,爬上去俯身一看,是可以看得出天来的,所谓一线天者,就系指这一条小缝而言。石桥下南洞口,有一块圆形岩石蹲伏在那里,石的右旁一个八角亭,就是所谓迟日亭。

--郁达夫《烂柯纪梦》(有删改)


材料二:

烂柯由石桥

[唐]孟郊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

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烂柯山

[宋]朱熹

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

空教采樵客,柯烂不知归。


烂柯山

[明]

陆应旸

残星半落松坪老,绝壁孤悬乌道寒。

天外送青来片石,雨余飞翠入层栏。


材料三:

《东阳记》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 。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漼 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调落,无复向时比 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注释]①据《述异记》载,王质所遇为二童对弈。②濯:cuī:通"摧",毁坏。③比:密,密集

(1)用材料二中的诗句为材料一画线的景观取名,仿照示例说明理由。

示例:迟日亭,语出元代杨明的诗句"洞天春远日行迟",以此为名既表现此亭远离尘嚣,幽静安宁,又寄托人们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2)小文想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收进烂柯山旅游宣传册,你认为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3)同学们根据材料三表演"王质遇仙"的故事,请你完成下面的导演手记。

原文

加点词语释义

表演指导(角色的神态、动作)

质因留

   

王质流露出惊奇的神情,停下脚步侧耳细听,慢慢走过去。

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

   

   

童子曰:"其归。"

   

童子看了一眼王质,略一沉吟,缓缓地、用善意的口吻对王质说:"樵子,    /    。"

亲情凋落

凋敝零落

王质⑤    

(4)根据以上材料,仿照示例,编写烂柯山的词条。

示例:江郎山坐落在浙江省江山市城南二十五公里的石门镇。山形主体为三引高耸入云的巨石,呈"川"字型排列。传说江郎山是古代江姓三兄弟羽化而成。众多英杰名士在江郎山留下了游踪遗墨,丰富了江郎山的文化底蕴,如陆游"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赋予江郎山高峻奇伟、气度不凡的形象。

(5)"南孔圣地,简州有礼"打响了衢州城市品牌,请你也为烂柯山拟写一则广告词,并说明创意。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浏览:1036
5、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春

[瑞士]罗•瓦尔泽

去年春天,午饭前,我站在半山腰,准备下山进城。站在半坡上,大地美丽的景色可以一览无余。潮湿的泥土散发着春的气息。

我刚刚由一片冷杉林钻出,静静地停在一丛灌木旁。一只鸟儿落在灌木带刺的枝丫上,它大大地张开小嘴,似一柄剪裁衣物的剪刀。看来,这娇嫩的小东西在枝头上竭力展露歌喉,正努力练习歌唱。四周是这样美丽,令人陶醉,令人心旷神怡,处处可以感受到一种轻柔欢畅的憧憬,一种无拘无束的欢欣。在鸟儿张开的小嘴里我看见了春。

山下传来报午的钟声。我前行几步,在完全不同的另一身影中望到了甜蜜、可爱、如神般的春。一位饱受岁月熬煎的贫寒的老妇,坐在一段矮墙上面,默默出神,似乎沉浸在久远的回忆之中。空气这般柔和,阳光这般温煦。老妈妈坐在那里,沐浴着阳光。

"春天又来了……"这歌声回响在四面八方,各个角落。


(乙)春

唐弢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新,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辛弃疾《汉宫春》

天气暖和起来了,走在马路上,穿着过冬的衣服便觉得热辣辣的,店铺橱窗里另换了一种陈设,电线木上贴着劝种牛痘的布告,画着一个有辫子的小孩。

因此想到自己也有一个孩子,他虽然没有辫子,然而却的确该种牛痘了,这布告实在很有效力。

在种完牛痘的归途上,我抱着孩子,穿着过冬的衣服,在太阳底下走着,浑身热辣辣地发黏,我在淌汗。

是春天了,第一次意识到。

紧接着这个念头,我又想起了故园的风物。

--葡萄藤发芽了吧,那枝枇杷树不知又高了多少?田野里长满荠菜、马兰头、紫云英、油菜花。我们四五个人一群,蹲着,跑着,剪着。阿四和阿瑞跑得最快,剪得顶多,他们懂得什么地方有荠菜、马兰头。他们会在牛背上打虎跳,竖蜻蜓,唱:"听谯楼,打罢了……噢噢噢……"

--我不甚明白那是什么话,然而我也唱:"听谯楼,打罢了……嗅噢噢……"孩子在我脸上抓了一把,他指着电车在告诉我,但我还是想下去。

--阿杏跑得最慢,我们奔着的时候她老是赶不上。她剪的马兰头也顶少。一看见大花蛇就急得哭出来,她是我们中间最胆小的一个。然而却很乖巧,她会把紫云英花编成球,我们拿来当皮球踢。她还会唱山歌,比我们的"听谯楼……"要好听得多。

"爸!爸!"孩子喊着。

我常常喜欢坐在种满紫云英的田里放风筝,小伙伴还是那几个。我不懂得什么是春夏秋冬,只记得紫云英开花是最可爱的时候。但我常常引以为恨的是:也就在那个时候,我们都得种牛痘。

--种痘的地方离我们那儿大概有三四里路,医生是一个教书先生。我们去的时候照例是坐船的。母亲替我换了新衣服,说是让人带着我去看城隍会。船上满是孩子,有阿四、阿瑞,也有阿杏。我们笑着,跳着,问几时可以到达目的地,

--到了那个布种牛痘的地方,我们虽然很奇怪为什么不见行会,然而却仍旧很快活,因为陌生的地方在我们看来终觉得有趣。等到那个医生拿出了那把雪亮的刀,我们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然而毕竟是孩子呵!一会儿我们又记起荠菜、马兰头来了。紫云英开花是最可爱的时候呢!

"爸爸!胡……髭。"孩子指着我的下颏说。

(选自《中外名家同题散文妙笔》)

[注释](①)黄柑荐酒、青韭堆盘:指迎春果酒和迎春菜盘。


(1)阅读散文要善于联想。请从两文中分别摘录一处内容,写出你由此联想到的诗句或文章。

(2)阅读散文要善于想象。请从两文中分别摘录一处内容,描绘你由此想象到的情景。

(3)阅读散文要从字里行间体察作者的情感。结合加点字,品味下列语句。

①"春天又来了……"这歌声回响在四面八方,各个角落。

②在种完牛痘的归途上,我抱着孩子,穿着过冬的衣服,在太阳底下走着,浑身热辣辣地发黏,我在淌汗。

(4)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的构思。唐弢引用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汉宫春》全文,丰富了文章的情感意蕴,请结合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具体分析。

[链接]解连环,典出《战国策•齐策》:"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锥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5)阅读散文要积累语言。从两文中摘录描绘春天的词句,连缀成一首咏春的小诗。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浏览:362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