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肖东中学
  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56636
  • 题量:16
  • 年级:中考
  • 类型:中考试卷
  • 地区:甘肃
  • 更新:2022-05-17
  • 浏览:646
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春节起源于 殷商 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 祭祖 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 热闹 、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 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要觅食人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甩牛鞭子,"年"被啪啪的鞭声吓得jīng huāng shī cuò。它 到另一个村庄,又被一家门口晒着的大红衣裳吓得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dǐ yù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②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

jīng huāng shī cuò dǐ yù

(2)给加点字注音。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传统节日""觅食人肉""吓得逃跑""风调雨顺"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

在画线句①中,加点词"殷商""祭祖""热闹"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C.

根据文意,文中提到的"春节""元旦"和"年"的日期是同一天。

D.

画线句②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属于因果关系。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浏览:261
2、

下列书法作品都是描写端午香粽的诗句,对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图1是小篆,字形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

B.

图2是隶书,字形多呈扁宽,蚕头燕尾,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相对平直方正的笔画。

C.

图3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D.

图4是草书,字形端正,笔意行云流水,笔画连绵,结构匀称,潇洒畅达。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浏览:172
3、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武威人在端午节吃油饼子卷糕的习俗流传已久,具体从哪个年代开始还需进一步考证。

B.

在齐白石的《端午图》中,将咸鸭蛋、雄黄酒、粽子等端午节应景之物描绘得淋漓尽致。

C.

"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因其人格高洁,使之成为端午节中国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

D.

据一些专家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55
4、

中秋节到了,小明要通过微信给远方的姑姑发一张祝福图片,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55
5、

依据如图,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中秋节放假安排。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浏览:189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