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文化衫图案,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能发生,是由于镁的( )
A.延展性好B.导电性好
C.导热性好D.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72
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21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现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固体最可能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 |
固体不溶解 |
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振荡 |
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
一氧化碳通过炽热的该固体,称固体质量、检测尾气 |
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与CO2 |
A.碱B.盐C.金属单质D.金属氧化物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13
家庭厨房就是一个科学小世界,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大米、小麦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2)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当烧菜时温度长时间在120℃以上,不仅鲜味消失,而且会生产焦谷氨酸钠.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味精鲜味最强
B.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产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起锅时加入味精比菜刚入锅时加入味精的鲜味更强.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浏览:127
许多科学家发现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才最终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
材料一:1892年瑞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克/升;由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NH4NO2≜N2↑+2H2O),其密度为1.2505克/升。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
材料二:1894年4月瑞利和拉姆塞开始用如图装置进行“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研究:在倒立圆底烧瓶内引入两根金属导线,通电使瓶中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生成氮的氧化物,用碱液来吸收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和原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从气体进口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使反应持续进行。
材料三:瑞利和拉姆塞又设计了另一实验装置,将上述实验所得的气体干燥后,通过红热的铜粉来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少量的剩余气体。对剩余气体做光谱分析得知,这是一种未知的气体,并测得其密度约是氮气的1.5倍。1894年8月13日他们共同宣布:发现了一种未知气体,并命名为氩气。
材料四:1889年拉姆塞等人利用不同物质沸点不同,又发现了氪气、氖气、氩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纯净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的是由 获得的氮气密度值(填“空气中”或“含氮化合物反应”);
(2)实验中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是 ;
(3)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氩气,获知“未知气体”中还有其他气体存在,其理由是 。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浏览: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