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肖东中学
  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54151
  • 题量:10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试卷
  • 地区:山东
  • 更新:2021-02-10
  • 浏览:159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自古以来,燕子就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角色。文人墨客对燕子从不吝惜笔墨,歌咏春燕的文赋不胜枚举,多有精粹之作。北宋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以燕子开篇,寥寥数笔,春天的勃勃生机便跃然纸上。现代作家也一样,对春燕(刮目相看/情有独钟),①______,惟妙惟肖。郑振铎先生的《燕子》,(简洁/简捷)流畅,脍炙人口。在他笔下,燕子在阳光下微风中翩跹起舞的景像,是春天最诱人的风景。即便歇脚在电线上,②______,谱成嘹亮悠扬的春曲。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  

A.角(jiǎo)色

吝惜

不胜(shèng)枚举

B.精粹(cuì)

寥寥

跃(yuè)然纸上

C.翩跹(qiān)

景像

脍炙(zhì)人口

D.即(jí)便

嘹亮

惟妙惟肖(xiāo)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A.刮目相看

简洁

B.情有独钟

简捷

C.情有独钟

简洁

D.刮目相看

简捷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  

A.①燕子被刻画得细致入微

②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

B.①把燕子刻画得细致入微

②也像“五线谱”一样

C.①燕子被刻画得细致入微

②也像“五线谱”一样

D.①把燕子刻画得细致入微

②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09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志愿者不怕付出,当他们默默奉献爱心的时候,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B.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C.为回馈广大顾客的厚爱,本店打折销售部分特价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D.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看视频,还能看新闻,看直播,深受用户欢迎。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04
3、

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

散文集

(阿长与《山海经》)

闰土

B

《简。爱》

英国文学

罗切斯特

第一人称

C

《水浒传》

章回体

鲁智深醉打蒋门神

农民起义

D

《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

基地三部曲

诺第留斯号

A.AB.BC.CD.D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05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已,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奶,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版)

【注】骥:千里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千里称也

称:著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喂养

C.才美不外见

见:看见

D.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人不知而不愠

B.康肃笑而遣之

C.野芳发而幽香

D.乃记之而去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韩愈《杂说》中的一篇,“说”是古代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看法的文体。

B.甲文分析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地表现了有才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C.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自身品德修养,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D.甲乙两文都将千里马比作人才,重点阐述了应如何对待人才,洋溢着不平之气。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浏览:145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兰花

姚述尧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1)词中为什么要写松篁和桃李?

(2)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 题型:18
  • 难度:中等
  • 浏览:132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