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2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简称“中考”,下同)志愿填报工作将于5月27日至6月3日进行,为让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更好地了解中考志愿设置顺序及投档录取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提高志愿填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更好地维护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切实维护中考招生公平公正,“佛山招考”即日起推出“中考志愿填报问答”栏目,为大家解答今年中考填报志愿及投档录取的有关问题。
中考相关概念和名词解读有哪些?
考生和家长阅读中考政策文件,一开始主要的障碍可能在于很多新概念不清楚,为此有必要对中考相关基本概念有个基本了解。在这个快节奏短视频盛行的年代,也许这些看起来有点枯燥,但关系自己孩子的未来,建议家长们耐心看一看,对孩子的未来负责,相信开卷有益、必有收获!为便于家长和考生理解,我们对部分表述有所简化,请以正式文件表述为准。
目录
考生类型:本市户籍/非本市户籍考生、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应届生/往届生。
计划类型:普通生、公费生/自费生、体育艺术特长生、名额分配、全市招生/区内招生。
招生学校:市一中等11所学校、公办高中/民办高中、中职本科贯通、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职普融通。
录取办法:照顾录取、自主招生、录取控制线、录取批次、同分比较原则、公民办同步招生。
考试办法:两考合一、全科开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计分科目、综合素质评价。
1. 本市户籍/非本市户籍考生
本市户籍考生:具有佛山市户籍的初中毕业生(学籍和户籍不在同一区的学生也是户籍生)。
非本市户籍考生:具有佛山市学籍、非本市户籍的初中毕业生。非本市户籍考生可以进一步细分两类: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
2. 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
符合条件:非佛山市户籍的考生,符合政策性条件(共18类)的,经申请并认定为符合条件,可与本市户籍毕业生享有同等报考资格。
不符合条件:非佛山市户籍的考生,未能符合条件的,原则上只允许报考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民办普通高中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各区可根据实际,在公平公正原则下,安排少量公办普通高中计划招收不符合条件的考生。
3. 应届生/往届生
应届生:中考当年首次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初中期间休学后复学仍认定为应届毕业。
往届生:往年曾经参加中考考试,报考当年非首次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考生(复读生也属于往届生)。往届生不得报考公办普通高中。
4. 普通生
指普通高中学校的一般性招生计划,区别于自费生(原民办生)、名额分配、体育艺术特长生等其他类型。
5. 公费生/自费生
公费生:指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的参照公办普通高中收费标准收费的招生计划。
自费生:指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按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收费的招生计划。
家长和考生需注意民办普通高中公费生和自费生的收费差别:公费生收费通常每年几千元左右,自费生收费通常每年几万甚至十几万不等。
此外,部分民办中职学校(技工学校)的收费不低,务必结合自身经济实力谨慎报考。
6. 体育、艺术特长生
指参加市或区统一组织的体育、艺术术科考试,符合当年体育、艺术特长生招收标准而被招生学校录取的考生,部分学校要求达到特长生资格线,或安排校考加试。
7. 名额分配(指标生)
“名额分配”指的是将优质普通高中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也称作“指标生”和“指标到校”)进行招生,是国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的重要政策,我市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的50%直接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同一所初中内填报志愿考生按成绩排序录取,也即报考优质高中学位从全市/全区竞争变为校内竞争,对学生而言录取难度有所降低。
8. 全市招生/区内招生
区别在于招生计划的范围,全市招生指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面向佛山市(含5个区)招收各类符合招生计划的考生;区内招生指区属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具有本区学籍或户籍的学生。
具有本市户籍跨区就读的应届毕业生在填报志愿时可选择学籍所在区的招生批次学校,或者选择户籍所在区的招生批次学校。同一所普通高中,在不同批次对应不同的招生区域,既有面向全市招生的计划,也有面向区内招生的计划。
9. 市一中等11所学校
包括佛山市第一中学、佛山市高级中学(原高明区第一中学)、佛山市季华中学(原三水区实验中学)、佛山市第二中学、佛山市第三中学、南海区石门中学、南海区南海中学、顺德区第一中学、顺德区李兆基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三水区三水中学等11所学校,都是全市或所在区域的知名学校。
10. 公办高中/民办高中
公办高中主要是指由国家机构举办的高中阶段学校,学校资金基本全部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学习费用相对较低,教学设施较为完善。
民办高中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高中阶段学校。
11. 中职本科贯通(3+4)
中职本科贯通是指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试点。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后,经转段考核合格进入对应本科院校学习4年,毕业后获全日制本科文凭。
2025年广东省教育厅新推出中职升学新改革试点,其中我市新增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和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各20个招生计划,对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
12. 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
三二分段计划是由我市省重及以上中等职业学校选取学校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办学水平较高的骨干专业与省内高职院校联合实施的人才培养试点项目。学制为5年。学生通过中考录取入读中职学校试点专业,按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单独编班教学,学生3年中职学段学习结束,符合转段考核条件和要求的,转到联合培养高职院校学习2年高职学段课程,毕业后获取联合培养高职院校颁发的高职学历证书。
学生在读前三年(中职学段)享受中职免学费政策,后两年(高职学段)按联合培养高职收费标准收费。考生选择三二分段,相比就读民办普通高中后参加普通高考升学,在竞争激烈程度、费用负担、总体学制时间等方面大幅减少,在技能培养和就业择业上具有一定优势。
13. 职普融通
新职业教育法出台以后,强调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倡“职普融通”,推动职业教育跟普通高中教育的融通融合。
自2023年起,我市中考鼓励各区探索职普融通试点,相关专业可面向区内试行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探索设置综合高中班,包括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三水区理工学校等(以正式文件为准)。
14. 照顾录取
指符合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照顾录取政策的各类应届毕业生,在原总分的基础上给予加分投档录取或总分相同时优先录取。
15. 自主招生
中考自主招生指普通高中按根据国家、省、市政策,开展自主招生试点,组织部分招生计划由学校单独组织综合评价,招收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的学生。试点学校自主招生方案须报市教育局审核批准后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的各环节和录取结果等事项应及时向社会公开。
16. 录取控制线
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普通生录取标准采用划定各批次(层次)录取控制线办法进行,即根据各批次(层次)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计划,以1:1为比例确定录取控制线,并根据考生志愿的先后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普通高中和部分艺术类招生计划设置录取最低资格线。
17. 录取批次
佛山市中考各类志愿共划分为4个批次,每批次内再划分若干个层次,招生部门将按照志愿批次层次设置的顺序分批次分层次投档录取。概括来讲,就是“结清一批,再启动下一批”。原优先批并入提前批,降低志愿填报复杂度。在各批次中,提前批、第一批、第三批和高中补录批次由市统一设定,其他批次由各区根据实际设定。
18. 同分比较原则
在考生总分一致(含加分)的情况下依次比较:①是否符合优先录取政策;②比较综合表现评定等级,优先录取综合表现评定等级高的学生;③比较考试科目总分(不含加分);④比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⑤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顺序比较单科成绩,直至找出优先者。
19. 公民办同步招生
佛山市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按市、区教育局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考生志愿都须通过佛山市中考信息管理系统填报。
20. 两考合一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升学选拔的“两考合一”,一考多用。
21. 全科开考
按教育部的要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科开考。将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学、音乐、美术、信息科技等科目全部列入考试科目。
22. 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
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实验操作考试,考生参加操作考试成绩折算成相应等级形式呈现,分A、B、C、D四个等级,其中优秀为A级,良好为B级,达标为C级,缺考、考试不达标或没有参加过操作考试的为D级。录取成绩与市一中等11所学校挂钩。
23. 计分科目
根据省教育厅要求,我市在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体育与健康等4个科目的基础上,将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和化学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实验操作考试与录取挂钩,也可视为计分科目。
24. 综合素质评价(综合表现评定)
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定内容共包括五个评价模块,即:(1)公民道德素养;(2)学习态度与能力;(3)实践与创新;(4)运动与健康;(5)审美与表现。总评等级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
评定结果的应用:1.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所录取的学生综合表现评定结果应在B等级以上。2.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学生学业考试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初中阶段综合表现评定等级高者优先录取。
温馨提示:以上资讯和示例仅供参考,由于不同考生个体情况各不相同,切忌生搬硬套,而是应该结合自身实际,谨慎考虑。所涉及的招生信息及政策等内容,以正式公布的政策文件为准。
来源:佛山招考